分享到:
网站首页 >> 考研公共课 >> 文章内容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简介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网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网   阅读:2284[字体: ]
内容提要:一、学院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和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合并组建。是涵盖理、工、医、文、管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物理学院是1983年原华中工学院由单一的工科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变时创办的物理系逐渐发展而来。多年来,全体教职工发扬"探物穷理创新,自信自强争先"的精神,埋头苦干,艰苦创业,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学院现已发展成为具有多个特色突出的学科研究方向,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物理学院。学院的发展思路是: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重点,以大科学平台建设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为契机,以高层次人才引进为抓手,在着力提高质量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努力建设一流的物理学院。

一、学院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和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合并组建。是涵盖理、工、医、文、管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物理学院是1983年原华中工学院由单一的工科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变时创办的物理系逐渐发展而来。多年来,全体教职工发扬"探物穷理创新,自信自强争先"的精神,埋头苦干,艰苦创业,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学院现已发展成为具有多个特色突出的学科研究方向,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物理学院。学院的发展思路是: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重点,以大科学平台建设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为契机,以高层次人才引进为抓手,在着力提高质量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努力建设一流的物理学院。

二、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学术思想活跃、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和素质优秀的党政管理、实验技术及教学辅助人员。现有在职教职员工125人,其中专任教师101人,教授36人,副教授31人。
    中科院院士2人(含双聘院士1人)
    2人次被聘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3人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获"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5人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计划";
    8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3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称号;
    1人获"楚天讲座教授";2人获"楚天特聘教授";
    1人获"国家教学名师"称号;
    "引力实验与理论研究"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称号;
    "超快光学"团队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称号。

三、学科建设

    学院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及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含理论物理、光学、凝聚态物理、等离子体物理、无线电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精密测量物理和材料物理与化学等多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物理学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学院现有"引力与量子物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科技部"引力与固体潮观测台站";"基本物理量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重力导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并参与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和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的建设。学院在学科建设中坚持凝练方向、突出特色;整合力量,扩大规模;加强基础,突出亮点;开放合作,扩大影响的建设思路。目前,精密重力测量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建议申请阶段,学院将围绕这一大平台建设的良好机遇,不断整合力量,大力引进高端人才。

四、科学研究

    学院目前有10个科研团队,近三年承担了科技部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等国家级项目70余项。有10多项科技成果获得奖励,其中国家级奖1项,省部级奖15项;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近20部。近五年共发表SCI论文800余篇,到账科研经费超过7000万元。主要学科特色有:引力物理:牛顿万有引力常数G的测量结果从1998年以来一直被国际科技数据任务组(CODATA)收录、近距离牛顿反平方定律实验检验是国际上最好的几个结果之一、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完成宏观旋转物体等效原理实验检验、光子静止质量上限检验的实验结果被国际粒子物理数据组(PDG)收录等。原子分子光物理:因在研究微器件多能级原子与激光相互作用的特征和机理问题中系统建立了单原子有效拉曼理论、提出了光子和波色子型原子系统的全量子化处理新方法等贡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提出了系列极端超快光源产生与调控新方法、双色光场调控强场非次序双电离新方案等。凝聚态物理:提出有机磁理论模型并阐明其机理,预言了几种新型半金属磁体;在磁电子材料与自旋电子学、多铁耦合效应的调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理论物理:提出规范场的物理分解方法,为解决困扰核子自旋结构研究达20年的规范相关难题开辟了新的思路;提出磁耦合模型,是当前解释黑洞双星、活动星系核、伽玛暴中喷流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把非线性关联方法用于生物序列分析,揭示了生物序列与结构之间的一些重要关系。

五、人才培养 

    学院每年为全校7000多名本科生开设《基础物理学》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这两门课程均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物理实验中心获准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物理课程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学院有多项教学成果获奖,其中国家级奖3项,省部级奖4项。学院现有应用物理学和物理学两个本科专业,并办有启明学院物理学基础学科实验班,致力于培养专业基础宽厚扎实、综合素质优秀、适合在物理学及其交叉学科等领域从事科研工作的杰出人才。学院自成立以来确立了打造"培养科学家摇篮"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措施,即紧密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个中心",抓好教师和学工"两支队伍",促进教学方式、学工重点和课程设置"三个转变"。在思路理清之后,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边研讨边实践,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着力加强人才培养。近两年,学院近60%的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攻读物理学、激光、光电子、材料学、信息、生物、机械等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学院培养的博士生中有3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六、合作与交流

    学院目前已经与美国Universityof Maryland、德国Max-Planck institute、意大利Politecnico di Torino、新加坡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成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境内外知名高校与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学院注意在院内积极营造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学院开设有博学讲堂,通过邀请物理学大师和杰出青年学者做报告,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学院还举办有物理学科内涵与前沿发展系列讲座、博士生交叉学科论坛、研究生学术年会、格物致知研究生学术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学院注重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近年来,学院举办了"精密测量物理与方法"香山会议、第九届亚太引力与天体物理国际会议、第五届中英空间科学技术国际会议、"广义相对论理论和方法"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等重要的国际、国内会议。

 

回到首页